新新歌迷的真爱基础课:华晨宇音乐世界里的就“不”哲学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随着相互接触、随着社会发展趋势,人们的想法、观念都在逐渐变得相似。但是有些人却与众不同。乍一听他的想法很另类,可是仔细一想却愈发觉得有道理。比如华晨宇。
作为一个创作型的歌手,他在音乐上有很独到的见解,同时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事也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以下这些华晨宇的回答,就在他“不”的范围内。认真了解一下,让你看到一个更加纯粹的华晨宇。
不巡演
全国巡演我暂时还没有考虑,
因为我还是希望每年开演唱会,
我把我的所有注意力和集中力全部都集中在一到两场,
这样的话我会把这一两场的质量做得很高。
如果巡演的话,虽然数量做到很多,
但是一定会让我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做,
到最后可能很多场就会变成一个不断地重复的东西。
我还是觉得我的演唱会我希望是质量大于数量,
所以说我并不太追求巡演。
你看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其实也不太好玩。
之前开巡演跑了几个城市,
有些歌迷可能这个城市看完就会去下一个城市,
我觉得这样还蛮累的,还挺让人心疼的,
所以我还是定在一个地方开吧。
不填词
我很多的歌其实是我不愿意拿出来去填词的,
因为我觉得这首歌没有词适合它。
只有在没有词的状态下,这首歌才是最完整的。
不一定非要有词才能表达出情绪,
可以仅凭音乐就能够表达出那个情绪来,
如果我能够只通过音乐就让你产生了画面感,
就证明我成功了。
这种歌曲之所以我会让它没有歌词,
我是觉得音乐已经完全足够表达我想要表达的情绪和画面,
所以反而那个时候歌词是不重要的,
歌词可能会成了多余的东西。
很多交响乐,甚至很多电影配乐,
在看一个画面时,忽然一个背景音乐响起来,
就会让人或哭或兴奋,
而往往,这些音乐是没有歌词的。
不拍摄MV
MV其实并不是我最愿意去表达的,
因为其实我每次做音乐的时候,
做出一首好的歌是最让我兴奋的,
那MV的话其实就是——所谓的画面,
不算是我对音乐的追求,
但是如果大家很想要MV的话,
其实我也可以去拍,
都可以。
不包办词曲
我以前有试过写词,
但是写过之后我觉得我够不了,
我的词融入不了我的曲。
我愿意跟大家合作,
因为我并不认为我是一个很完美的人,
可能写曲这块我自己会对我自己比较了解,
那其他方面我觉得别人帮助我,
是可以超出我的能力,
最后效果都会超出我的想象。
不制作
如果我会制作了,我可能就会先编一首歌出来再写,
这就和我先写一首出来再编,是不一样的,
我不想让这个技能变得太强大,太强大就会依赖它,
那样我会觉得我写出来的歌没有那么纯粹。
我写的歌都是一开始写一个像Demo一样的东西,
把它做到极简的方式来写,再用极简的方式往里面加东西,
把它变成一个有层次的东西,
这时候就开始想编曲。
这时候其实层次已经有了,再跟制作人沟通,
我的制作人可以把它做到一个非常饱满的程度。
我自己会编一个大概的东西出来,
基本上鼓啊、所有的和声啊、包括人唱的和声、
弹琴的和声,包括整个层次,
编出很具体化的框架,制作人就可以秒懂。
我的制作人能力非常强,他非常知道我的想法,
他会把我所有的想法用细节把它突出来,
并且突得非常好。
要了解自己的制作人,适合自己的制作人更加重要。
不科学发声
有人要你用一个所谓科学的发生法,
这样你可以唱得时间久一点,
比如能唱到六十岁、七十岁。
但一些人用不是很科学的发声法,
可能只唱到五十岁。
我的理念是,
人生那么长,如果说因为这种(不科学)唱法,
让我只能唱到四十岁的话,
可能这四十岁之前,我用的是“我”,
我觉得这种音乐是最美的,
用这个音色是最美的,
它是在我最好的一个时间段去做一个最美的事情,
哪怕时间不长,我也觉得OK。
但是用所谓科学发声法,
影响到音乐美感的话,
虽然我能唱到六十岁——甚至一辈子,
但这辈子都平平淡淡的,
那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了。
不贩卖DVD
也有问我要不要做DVD,我觉得不做好。
因为我始终理解的是,
很多艺术一定要去体验它最美好的时候。
如果我出了一个蓝光DVD,它一定没有现场听的好。
那种真正音乐上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DVD上是感受不到的,
那我觉得这个跟艺术是不相符的。
就跟烟花一样。
烟花你一定是在当下放这个烟花,
你当下看到它炸开的那一瞬间你觉得是最美的。
但是你用视频把它拍下来,
你回去在电视上看那个烟花的时候,你会没有感觉的。
这是一个概念。这个并不是最好的一种艺术载体,
所以我还是坚持觉得,演唱会是一定要看LIVE现场的。
(有的粉丝想把DVD传给自己的孙子看呢?)
等孙子在的时候,如果那时候我还在的话,
我可以再唱啊,如果我还在这个行业的话。
我也觉得他的孙子可以去喜欢他那个时候想喜欢的人。
他来看这个DVD,
我爷并不想让他看到我并不是最美的艺术的那一瞬间,
所以我觉得,没有任何遗憾。
不考虑市场
我做专辑没有考虑过市场,我的音乐没有很在意这些东西,
我跟我的制作人聊天也会提到,
这些音乐可能并不是那么商业或是市场,
出来之后就可能变成小众的音乐,
但它就是我想玩的,
如果有一天我是为了钱去做音乐的话,
可能我不想待在音乐圈了。
我觉得音乐这个东西是一个抽象的、主观式的东西,
大家喜欢就会喜欢,选择自己喜欢听的音乐。
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也一样一直在做自己坚持的音乐。
至于市场这个问题,
我至今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华语乐坛的市场到底是什么。
我一直在坚持做音乐,
同样也会有在场很多的人会喜欢听,
那其实有人在听,它也是等于有市场,
那我觉得,没有说是要去跟随市场,
去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为什么我不能直接去引领这个市场呢?
音乐不能为了去讨好别人而创作的,
这个是很可怕的,这样的话是写不出来东西的,
必须得为自己的感受去写。
连自己都不能快乐地创作的话,
那样出来的作品不会是好作品。
我从头到尾没有考虑过传唱度。我只考虑美不美,
好不好听。很多东西是可以去引领的。
有没有热度不是我考虑的,
超出了我的思想范围。
不怀揣音乐梦想
音乐是我喜欢才去做它,
如果把音乐当作梦想,估计我就不想去做了。
梦想是必须要做的,
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不断给自己洗脑
“我要去做音乐了,我要把它做好”,
但如果只是我喜欢的话,
那每天早上睁开眼睛,会觉得
“哇,是美好的一天,我可以想想干嘛,
我可以坐下来吃点东西,或者玩一会儿,
或者写写歌。”
如果对音乐态度目的性太强的话,
可能会很难做到很好的东西,反而适得其反。
所以还是保持自己的一个好的心态吧,
让自己随意一点,自由一点。
我通常都是,
当下有一个简单的梦想我就立马去完成它。
比如说我想开演唱会,我就把它开了!
那第二年我想做一张新的唱片,我就去做了!
当下的一个小目标就算是我的一个小梦想吧。
没有一个很伟大的那种梦想,那样太辛苦了。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生活在现今这个娱乐圈里,华晨宇的想法和做法的确很另类,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会损失掉一些东西。但这才是华晨宇!不跟随、不迎合、不强迫,安于做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