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美与金三角的毒品贸易
边境地区金三角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位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是一个三角形的地带。这一地区长期盛产罂粟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这使得“金三角”闻名于世。
“金三角”的范围大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
当澜沧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南下,进入中南半岛,来到老挝、缅甸及泰国交界处这块三角形的区域时,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片冲积出来的平原会成为世界级的毒品产地。金三角盛产罂粟,并通过当地军阀、毒枭等制造海洛因等毒品而闻名世界。金三角地区和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边境的金新月地区,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交界的银三角地区,非洲西部几内亚湾沿岸并称为世界四大毒品源。
金三角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丛林密布、气候炎热,但同时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但这里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西方人带来了毒品贸易
18世纪以来,英国等西方殖民国家开始经营鸦片贸易,利用在南亚的殖民地印度和孟加拉来种植罂粟,生产鸦片,赚取了巨额利润。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1825年英国占领下缅甸不久,英国公司便把大量罂粟种子运进了掸邦。1886年英国占领整个缅甸后,强迫掸邦人民大规模种植罂粟,并曾蔓延到缅甸的克钦、钦、克耶、曼德勒、勃固、实皆、马圭等邦。法国看到英国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也就跟随而上,派遣"专家"到越南、老挝北部地区,向当地土著居民传授罂粟种植、收割、提炼和销售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同时法国迅速组织人力物力,从“金三角”向法控的越、柬和老三国大规模贩运鸦片,从中获得税收。法国是鸦片贸易扩大化的元凶之一。
一战以后,世界上最大的毒枭英国迫于国际舆论,贩毒行为有所收敛,包括美国也收缩了罂粟的种植面积(美国在土耳其也大肆种植罂粟)。后来没过几年,法越战争打响了,法国一边打仗,一边教越南边界土著种植罂粟,随着英国鸦片贸易的缩水,法国开始扩大毒品市场,在战争中进一步扩大了罂粟的种植范围。
1948年,缅甸脱离英联邦独立。英国人撤出缅甸后,缅甸独立没过多久,由美国等反共产主义国家支持的南越,与中国等国家支持的北越爆发战争。越南再一次陷入战火,而美国在南越,采取了和法国当初一样的战术,就是联合当地的酋长,对抗北越。但是要想得到山区部落的支持,就必须要与他们达成鸦片收购协议。
美国填补了法国离开后的真空。最初,美国把收购的鸦片运回国内提炼成麻醉药品,供医疗部门使用。但为时不久,就供大于求,无力"消化"了。毒枭们有了技术、有了产量、甚至有了资金,开始向东南亚各国和其他地区推销。当年美国很多的毒品都是由越战美军私自带回国的。
毒枭崛起
当时,金三角第一代毒王罗星汉崛起,之后有坤沙、彭家声等人。当美军也离开了东南亚,金三角进入了黄金发展期,本土大毒枭们成为了金三角最大的势力,掌控着金三角的毒品生产,甚至在这一时期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毒品源。罗星汉、彭家声、坤沙等大毒枭层出不穷,他们不仅生产和贩卖毒品,还组织了一批装备精良的地方武装,公开和缅甸、泰国等国抗衡,其中坤沙是声势与规模折腾得最为庞大的"金三角教父"。
坤沙中文名张奇夫,原名张启福或张祈福,1933年2月17日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著名毒枭,亦是缅甸军阀。1989年,金三角毒品贸易达到最高峰时,坤沙控制了整个金三角地区毒品贸易的80%。
坤沙
1949年,在中国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击败的国民党军第8军、第26军残部从云南溃逃到缅甸,进驻金三角地区,这些溃兵种鸦片以解决给养来源。坤沙当时从泰国潜回金三角,娶了一位首领的女儿,并很快成了岳父的左膀右臂。
1962年,奈温将军通过政变上台。政府宣布,听从政府号令的各地武装力量将得到政府的承认,坤沙接受政府招安,堂而皇之进行贩毒活动,在击败罗星汉后,坤沙掌控了金三角70%的毒品生产和大部分贩运业务,继而被缅甸政府逮捕。之后,被释放的坤沙民族情绪号召掸族革命,竖起“掸邦独立建国”大旗,到1993年12月,坤沙公开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自任总统。不久因为各种原因坤沙领导的蒙泰武装开始向政府投降,坤沙本人生活在缅甸首都仰光,直到2007年因病去世。
难以治理的边境地带
这么多年的时间里,缅、泰、老三国政府或各自或联合,多次想要平定金三角,但每次剿灭之后都会死灰复燃,即使一个头目例如坤沙被消灭,紧接着就会有新的毒枭崛起。缅甸是世界上民族组成最复杂的国家,仅被政府承认的少数民族就多达135个,仅次于俄罗斯。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复杂的政治军事和管理问题。仅缅北地区,就有掸邦、克钦邦、佤邦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邦,这里也是缅甸政治问题最为混乱的地带。这些邦的民族武装拥兵自重,行政管理完全独立,政府根本无法取得这些地方的控制权。
在金三角及中缅边境地带,更是盘踞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民族和地方武装。大型的建特区,中等的称联军,小的叫团伙,而其中大多数武装的收入来源,就是毒品贸易。
往往有毒品交易的地方就有赌博与黄色产业,金三角不仅有毒品买卖,还有人口贩卖、情色业务及非法赌博暴利行业。不要看金三角地区多为破败不堪的竹楼,然而这地方却是有钱人寻欢作乐的好地方,其中有不少都是中国人。该地的黄、赌、毒及人口贩卖已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产业链条。
湄公河大案
2011年10月5日,金三角地区发生了湄公河血案,13名中国人被杀。
2011年10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召见泰国、老挝及缅甸驻华使节,提出紧急交涉。遇难船员家属抵达泰国认领亲人遗体。
2011年11月3日,公安部、云南省公安厅、西双版纳州公安局以及中国国内相关执法部门组成了“10·5”案件联合专案组,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任组长,抽调200余名精兵强将全力破案。经过大量的调查摸排,结合2008年以来发生在湄公河上的28起针对中国公民的劫持伤人案,经过大量分析和研判,专案组把“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毒集团糯康组织纳入视线。
2012年4月25日,经过艰苦努力,“10·5”案件联合专案组终于在老挝波桥省抓获案件主犯糯康。
2012年8月22日,缅甸军警联合工作组在昆明提审“金三角”特大武装贩毒集团及“10·5”案件主犯糯康等犯罪嫌疑人。
2013年2月28日,央视公布主犯糯康等在执行死刑前最后24小时的画面。2013年3月1日,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4名罪犯在云南昆明执行死刑。
这次行动有力地震慑了湄公河地区的范围分子,在这次惨案后,中国还主导了“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执法”,由中国公安对湄公河进行武装巡逻。
糯康被抓获
消灭毒品任重道远
金三角地区经过各方努力,贩毒活动已经逐步减少,目前种植罂粟的面积约20万亩左右,已降至100年来的最低点。但金三角地区仍是非常凶险的地方,犯罪集团依旧猖獗,各种骇人听闻的事件层出不穷,比如前几天发生的“血奴”事件,去年发生的腾讯高管命丧柬埔寨事件等等,毒品交易、人口拐卖、器官买卖仍是这一地区多发案件,而且一旦在境外遇险,国内基本无法救援,后果十分惨重。
金三角的毒品贸易根深蒂固,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转变金三角的角色任重道远。本月2月16日,具有传奇色彩的“果敢王”彭家声去世,但缅北的局势并未缓和,甚至可能因为缺少这样一位“斡旋者”而走向更加分裂的局面,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