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复盘和工作总结、解决问题混为一谈
临近年终,身为管理者,你和团队是不是已经开启了复盘?但你们的复盘有效吗?什么是有效?就是把复盘做到位,找出成功案例背后的经验与方法,解剖并总结出错误中的教训,推动个人成长与团队共识,让成功在不断地实践中从偶然走向必然。
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一进入到实践,很多人还是把《复盘》做成了工作总结,也有一些人过于任务导向,在实践中动不动就篡改流程,将其用于解决问题。所以,今天想要和大家认真地分享一下《复盘》这件事。
如图所示,无论是从目的、形式,还是适用范围来看,复盘与工作总结、解决问题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三者混为一谈,或者用复盘来代替工作总结、解决问题,很可能导致“四不像”,或者只是停留于工作总结、就事论事的层面,难以发挥复盘的真正价值。
为什么一定要复盘?
必须要先搞清楚复盘的价值与目的,不能为了复盘而复盘。
这里分享一个很棒的观点,大家身处职场,很多情况下复盘都是工作任务,可能是为了给团队交代,也可能是向上级邀功请赏,或者是向大众展示,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目的不纯”的原因,都应该被理解。
但问题是,向上汇报总要多说说优点,不然都是自我批评也不合适;向行业大众展示,多少要美化美化数据,不然就成不了典型案例了;向下汇报或者公司内宣讲,肯定也是要多讲优点,不然就变成批斗大会了…
所以你看,这种功利性的复盘都只讲好的,不讲坏的,最后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这是毫无价值的复盘。但复盘真正的价值并非如此,想要复盘,就要奔着以下三个方向整:
其一,沉淀经验和方法 留作后用
即便是毫无效果的案例,也值得深入了解,从中发现一些闪光之处。比如各大电商平台、互联网新项目钟爱的电梯广告投放,做了很多很多物料,但效果甚微,复盘要怎么切入?可以是物料开始,正确的海报,视觉分层清晰,信息传递准确,短时间内就能让受众找到关键信息入口。
全是亮眼数据的复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复盘,站在参与者的角度,从中学不到任何东西,有价值的是数据背后值得下次再用的经验与方法。
其二,剖析错误 避免一错再错
复盘的过程中,容易暴露很多问题,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核心问题,关键挑战深入分析。
比如推广前期,我们做了严密复杂的策略逻辑推导,甚至将第一轮的用户反馈都预设好了,但执行时发现,用户没有如前期一样反馈,没有反馈或者反馈了别的点,怎么办?
是假装看不见继续按照原先的策略执行,还是迭代策略,顺着消费者的反应调整传播计划或产品卖点?显然后者正确。
时至今日,无论哪个平台的推广,我们《维基》运营都会在传播周期盯着每一条发布看用户的评论,话题量,随时调整接下来的选题以及发布话术,快速试错,即时迭代。
当然,说是快速迭代,但也总有一些错误无法调整,怎么办?梳理一遍“错误”决策的过程,并从中总结出教训,避免一错再错。
其三,共识沉淀 形成组织气质
一个公司或组织,大都是由天南海北不同背景的人凑到一起的,怎么在同一个标准下推动项目?靠复盘,复的是做事逻辑与工作价值观,长期复盘可以逐步形成一个组织的气质。
而且,不管是好的经验还是坏的教训,都能不断地用于推动团队共识,并沉淀出团队的做事方法,磨合团队的默契。下一次,再遇到相同的问题,大家就可以依靠同一个解决方案来共同推动解决,这也是复盘最重要的价值。
怎么复盘才能达成共识?
复盘是为了共识沉淀,但共识并非那么容易达成,让人产生抗拒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对问题有分歧、对方案有分歧、对执行有分歧,那么相应的消除抗拒的三个层次就是:
◎ 对内容复盘 使之认同核心问题
◎ 对策略复盘 使之认同解决方案
◎ 对流程复盘 使之认同执行计划
可以是运用“果因果”的复盘原理,对内容复盘,从中找出结果偏差的真实原因,进而采取整改措施,弥补差距:
果因果的复盘原理,是指证明某个结果的推测原因是否真实存在,需要通过证明该推测原因是否导致其他预期结果的出现;预期结果出现,说明推测原因真实存在,进而证实推测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效,这个过程被称为“果因果”的证实过程;预期结果没有出现,说明推测原因根本不存在,进而证实推测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无效,这个过程属于“果因果”证伪过程。
通过“果因果”逻辑验证相关内容的过程,也是策略复盘的过程,将这些对的错的梳理出来,形成团队共识,更有助于消除执行结果偏差,优化流程,固化流程,下一次将会成为更具有默契的团队合作。
最后,复盘难在哪?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复盘也有很多应用场景,像是项目复盘、行为反馈复盘、心智反思复盘和文化复盘等等,每一种类型的复盘都有其对应的工具与流程,这里就不做展开叙述了,从《复盘教练》《复盘》《复盘+》这些书籍中都能找到答案。
但我们需要深知的是,复盘讲究策略与方法,但难就难在坚持。很多企业习惯通过开会、笔记本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复盘,但是会发现往往难以坚持,其原因主要在于2点:
缺乏自动化流程:这些工具并不能帮助自己形成固定的流程,帮助团队养成复盘的习惯,一旦漏掉1次复盘,可能就会产生“破窗效应”,从而直接放弃复盘;极高的脑力成本:每到复盘的时候,你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去思考要复盘哪些事情,到处搜集、整理信息,成本的提高与时间的浪费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但如果WikiWorks企业战略管理平台实施重点工作的PDCA管理,不仅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提醒,每条重点工作任务结束时都能进行复盘自动提醒,帮助个人建立自动化流程,而且还能形成复盘的SOP,轻松落地PDCA.
WikiWorks战略目标管理,企业能快速建立起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真正做好PDCA,做好重点工作的复盘,打造持续增长的提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