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皇帝们中有这么多奇葩?
明朝的政治制度,让皇帝们更加“活泼”。
要说历史上在王朝中,奇葩皇帝最多的王朝是那个?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明朝。
说到明朝皇帝们,他们发展的奇葩方向都不相同,大部分皇帝们都有一个极为厉害的副职,对于他们来说副职才是他们的正菜,皇帝本职工作就是一个随便,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做直接摆烂。
例如:
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一个有名的木匠皇帝,天天的在后宫做木匠活儿,达成“木匠宗师”称号。
嘉靖皇帝朱厚熜,聪明到不上朝也能把控朝政,于是沉迷练丹无法自拔,成为练丹“高手”一个。
创建了所谓的“仁宣之治”的宣德帝朱瞻基,也不是个正常的皇帝,虽然他国事方面完成的很好,却偏偏喜欢上了玩儿蛐蛐儿。
诸如此类比例还有很多,就不继续说了。
与其他王朝来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为什么明朝皇帝有很多奇葩?
这源头除了皇帝本身的性格之外,还有朱元璋做出的一些行为有关系。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他认为丞相的权力太大,对皇权的威胁很大,尤其是丞相胡惟庸案
的发生,更是让他下定决心废除丞相制度,并永远不再恢复。
没有了丞相制度,朝廷的权力很难被一两个人完全掌握,很难有推翻朝廷的可能。虽然也有如张居正这般权势滔天的人物出现,可首辅大臣不是丞相,没有“一
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
另一方面,朝廷六部上面没有了丞相,增加了自主权,很多日常的小事情可以直接自己做主,朝廷不容易出大乱子。
废除丞相制实行内阁制度,利于皇权集中,可没有丞相作为中转,内阁六部等权力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也让皇帝必须要处理的事情更多。
没有了丞相来协调各部,各种琐事都由皇帝来处理,朝廷六部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扯皮现象也得皇帝来处理,这经常让明朝的皇帝非常烦恼。
明朝的政治制度,允许皇帝不理朝政,允许他们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这也是明朝皇帝多奇葩的外在条件。
有一个例子:
万历帝朱翊钧懒得管臣子们的闹腾,一气之下将近30年不理朝政。摆烂程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除了权力机构,还有明朝皇位继承这个问题。
朱元璋要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与其他王朝的制度不同,皇帝制度的选拔遵循了“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导致皇帝们的素养程度不是很高的,而皇权是需要高度集中的处理政务能力,素养不行的人当上皇帝,想做的只有为所欲为的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