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中国沙特交易背后:35亿美元换东风导弹,成功震慑邻国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部部长向世界宣布了一个消息:中国决定向沙特阿拉伯出售一批常规对地导弹。这批导弹,就是威震世界的东风系列导弹。
沙特阿拉伯花费天价购买中国导弹,随后扬长而去,西方国家却对此揪心不已……
令人意外的交易
20世纪80年代,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世界各国加紧提高弹道导弹制造技术,相关领域逐渐形成了中国、美国、苏联、法国四足鼎立的局面。
然而,美国与苏联签订了《中导条约》,计划销毁中程弹道导弹。
戈尔巴乔夫与里根签署《中导条约》
与此同时,法国的弹道导弹,大多为潜射,威慑力十分有限。是以,中国的东风导弹,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东风导弹,1966年首次试验成功,是中国新一代的中程战略导弹。
东风导弹全长24米,除了可以携带常规导弹外,还可以携带热核弹头,精度控制在2000米内,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与战斗力。
一旦东风导弹投入战斗,几乎一路畅通无阻。
中国东风导弹面世后,西方国家对此颇为忌惮。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却默默观察着,计划购买东风导弹。沙特阿拉伯意欲何为?
20世纪80年代,为了争夺资源,伊拉克向伊朗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就此爆发。
那时伊朗掌权者阿亚图拉具有强烈的反美倾向,为了维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统治,美国选择支持伊拉克。自此,中东地区陷入了漫长的战火中。
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
美国的介入,让中东局势更加严峻,也给阿拉伯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沙特阿拉伯作为其中的一员,更是深受其害,经济、政治几乎全面崩盘。
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众多的阿拉伯国家疯狂购进核武器。沙特阿拉伯的国王得知此事,内心焦急不已。
如果战争持续进行下去,吞并必不可少。待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沙特阿拉伯进行打击,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中东军事力量薄弱的国家,沙特急需一种重型武器,让试图侵犯的人退避三舍。
尽管沙特阿拉伯十分富裕,科技、军事力量的发展却十分有限。与此同时,沙特曾经作为缔约国家,曾经签订了《核不扩散协议》,是以,沙特也失去了自主研发核武器的机会。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购买先进的武器,是沙特唯一的选择。
那时中东各国与西方国家联系紧密,1985年,沙特国王专门派遣班达尔亲王,与美国谈判,表明自己购买长矛导弹的愿望。为了成功购进导弹,沙特国王开出了可观的价格。
美国的长矛导弹,射程不过120公里,威力有限,甚至无法对中东的局势产生威胁。
在沙特看来,美国如果出售导弹,既可以维持与沙特的关系,又充实了美国经济,何乐而不为?
沙特人没有想到,购买导弹的胜券在握,竟然被美国的几句话击碎。美国认为沙特对自己而言没有太大利用价值,便果断拒绝了沙特的请求。
沙特并不死心,多次派遣大使前去沟通,都被一一回绝。
美国愿意将导弹出售给其他国家,却唯独拒绝沙特的建议,沙特举国上下,自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心中失望。
得知此事,沙特国王勃然大怒。万般无奈下,他只能询问苏联的意向,却再次被回绝。
此时此刻,沙特国王陷入了迷茫。世界上成功研制出导弹的国家原本十分有限,西方国家又不愿出售,沙特如何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卖家?
正当众人焦头烂额之际,沙特防空司令的一个建议,让国王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那时的中国已经掌握了导弹技术,且与沙特无冤无仇,实在是理想的买家。
只是80年代的沙特尚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对于沙特人而言,从中国购买导弹,依旧困难重重。
沙特国王思虑良久,还是决定尝试一番。他命令苏尔坦亲王全权负责此事,争取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导弹交易,困难重重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沙特开出了丰厚的条件。那时中国恰逢改革开放,急需大量的钱财发展经济。在与沙特进行初步沟通后,中国表达了售卖导弹的意愿。
为了进一步商讨,中国派出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曹刚川。曹中将前往沙特后,与当地人相谈甚欢。
曹刚川
同年,中国与沙特代表在沙特阿拉伯南部的空军基地举行秘密会谈,商讨购买的具体细节。是以,一份名为“隼”的行动计划,应运而生。
“隼”项目的具体实施显然需要漫长的过程,然而阿拉伯剑拔弩张的形势,一度让沙特陷入焦灼。
为了尽快购进武器,沙特决定进一步推动该项目的进展。购买导弹事关重大,苏尔坦亲王决定亲自前往。然而不久后,中国与沙特便遇到了困难。
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理论上不能进行军事、经济往来。
更为致命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密切监视着中国与沙特的一举一动,一旦被发现,美国或许会趁此机会,向两国发难。
最终,沙特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苏尔坦亲王对外宣称,伊朗与伊拉克斗争激烈,沙特希望能够从中国购买大量的枪械,实现保卫沙特的目标。
对于这一言论,众人没有产生怀疑。中国枪支器械赫赫有名,沙特从中国购买枪支,原本无可厚非。
1986年,在国王的授意下,苏尔坦亲王秘密来到中国。为了掩人耳目,苏尔坦亲王以环游东方世界为理由,先行前往中国香港。
购买导弹形势严峻,不容许有丝毫的差错,中国与沙特都十分谨慎。
为了防止电话被窃听,苏尔坦亲王在向沙特国王法赫德汇报相关情况时,只采用双方能够听懂的暗语。
与此同时,苏尔坦亲王还不断地更换自己所在的位置,避免有人定位跟踪。
在此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苏尔坦亲王在香港,偶然遇到了巴林国王,双方寒暄一番。
当巴林王询问苏尔坦亲王前往香港的意图时,苏尔坦亲王状似无意般说道:“我来中国度假。”
巴林王并未说什么,只是望了望不远处的沙特车子。车上载着的,全是沙特军方有头有脸的将军以及技术人员,如此大的阵仗,只是为了保护前来度假的亲王,是否有些兴师动众?
尽管巴林王有些怀疑,出于尊重,也没有继续追究。危机缓解后,苏尔坦亲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苏尔坦亲王
在香港逗留一段时间后,阿拉伯众多国家以及美国,均放松了警惕。
在苏尔坦亲王看来,时机已经相当成熟。是以,他秘密进入中国内地。中国代表早已经接到消息,等候在原地。
双方见面后,苏尔坦亲王向中国坦露了自己国家在中东遇到的困难,同时传达了沙特迫切想要购买导弹的意图。
沙特如此坦诚,中国自然也愿意付出真心,遂同意将“心头宝”东风导弹卖给阿拉伯。苏尔坦亲王兴奋不已,急忙将这一消息传回国内。
得知导弹购买事宜顺利进行,沙特国王对苏尔坦亲王十分赞赏。
与此同时,他嘱咐在华人员,不惜一切代价,不论花费多少财富,都要将东风导弹带回中国。
不久后,中国与沙特进入了下一轮谈判阶段。
财富与安全,双赢结果
在东风导弹正式交易前,沙特需要验收货物。1987年,中国邀请沙特人员,前往东风基地参观。
沙特众多军政要员,乘坐专用车秘密穿越了戒备森严的导弹基地,随后被基地的景象深深震撼。一排排东风导弹整齐地排列着,看起来十分壮观。
在中国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基地完成了东风导弹的发射。导弹从仓库到发射井,全程公开、透明,确保了东风导弹的真实性。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见到东风导弹的外国人,沙特也十分幸运。
事实证明,不论从战斗力还是先进性,东风导弹的水平世界领先,毋庸置疑。沙特人员对此十分满意。
然而在洽谈东风导弹的具体售价时,中国却犯了难。向其他国家出售导弹,于中国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体验。至于导弹的具体定价,中国也没有明确的概念。
是以,沙特代表询问东风导弹的具体价格时,中国代表伸出了一根手指,意为一亿元。
中国原本担心沙特讨价还价。然而沙特的表现,却将自己的“土豪身份”表现得淋漓尽致。得知一亿美元的价格后,沙特人兴奋不已,直呼“太便宜”。
原来,确认购买东风导弹后,沙特国王曾经告知手下,目前沙特国库内的财富总额大约为100亿,只要东风导弹不超过80亿,就直接买下。
如果超过80亿,则需要向国王请示。那时国王将拼尽全力,协调国内的资金。
“只需要花费一亿的价格,就可以购买东风导弹”,这样的好消息,让沙特上下兴奋不已。国王大手一挥,直接买下了35枚东风导弹。
与此同时,沙特国王放心不下,再次询问中国,是否可以将导弹的报价加至100亿,为东风安上核弹头。
那时世界对核武器的要求十分严格,中国虽然已经掌握了核技术,却始终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
为了防止核武器酿成更大的灾祸,中国拒绝了沙特的要求。
与此同时,中国强调,沙特虽然购买了东风导弹,但导弹最终的发射权仍然归属于中国,沙特不能单方面处置。
沙特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坦然接受了中国的选择。
为了防止被西方国家发现,沙特带来了超35亿美元的现金,双方交易顺利完成。
中国有句古话,“送佛送到西”。双方交易完成后,中国还帮助沙特建设了导弹发射基地,同时对沙特军方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导弹发射技巧。
后来,中国将东风导弹运回沙特国内的计划,也正式提上日程。然而在运送途中,两国却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
中国士兵看守的东风导弹运输船在途经印度洋海域时,与一艘美国的航母“狭路相逢”。印度见此状况,也派遣了一艘船只,前来协助美国。
美国对导弹运输船十分好奇,原本计划派遣船员登船查看。一时之间,运输船上的所有人都陷入了紧张。
中国的导弹护送员甚至做好了准备,随时销毁东风导弹,避免落入敌人之手。
幸运的是,巴基斯坦的船只及时赶到,为运输船保驾护航。美国与印度不愿卷入更大的纷争之中,便暂时离开。
后来,为了避免回国途中运输船被频繁审查,船员故意将运输船停在美国的货船周边,其他国家均不敢上前。
就这样,运输船在美国的保护下,顺利来到了沙特。中国与沙特,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导弹交易。直至一年后,美国才知晓,沙特已经拥有了导弹武装。
得知这一消息,美国人大惊失色。沙特有了中国东风导弹,杀伤力巨大,拥有在中东横行的资本,美国的利益必将受到极大的损害。
与此同时,伊朗、伊拉克等其他中东国家,也对沙特十分忌惮。美国政府甚至为沙特扣上了“破坏中东局势”的帽子。
不久后,美国驻沙特大使被紧急召回,此后美国放出豪言,将对沙特实施最严厉的制裁。然而已经拥有东风导弹的沙特无所畏惧,面对美国的威胁,始终镇定自若。
事实证明,东风导弹,确实给沙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底气。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大量的伊拉克士兵在沙特领土附近列兵。
沙特国王得知此事,紧急启动了东风预案,官方电视台开始循环播放士兵准备发射东风号的消息。伊拉克得知此事,不敢轻举妄动,逗留片刻后便撤军。
正是东风导弹的威慑力,让沙特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战争。
有人曾经说,中国为了研制东风导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一亿美金一枚导弹,似乎有些得不偿失。
然而于中国而言,与沙特合作,经济收入并不是唯一的目的。
那时中国与沙特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沙特作为台湾分裂势力的支持者,一直对中国大陆保持着敌视态度。
中国将东风导弹卖给沙特,可以趁机进入中东国家,提高在中亚的影响力。
在美国与苏联唯恐对沙特避之不及时,中国伸出的援手,给了阿拉伯国家莫大的信心。东风导弹售卖后,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中国利用这种方式,大大削弱了大国的霸权地位,确立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与此同时,沙特也依靠东风,实现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
这场导弹交易,于中国与沙特而言,是一场双赢的结果。
2014年,沙特阿拉伯的阅兵仪式上,改造完成后的东风3号导弹闪亮登场,向世界展示了沙特的风貌。
这也是自20世纪80年代双方交易以来,东风导弹的首次亮相。几十年过去,世界上依旧有东风的传说。
参考资料
[1]《环球时报》,《传沙特用中国东风3导弹瞄准以色列伊朗,可带核弹头》
[2]中新网,《沙特首次公开展示购自中国东风-3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