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发的“绾”字不读guān,正确读音是?绾发指什么?绾怎么读?
哈喽,朋友们!又到咱们研究汉字的时候啦!今天写的是“绾”字,不是个能一下子就搞清楚的字,一起来学学。
造字本义
“绾”字是由“糸”和“官”组成的。“糸”呢,就是丝线的意思,而“官”呢,在构字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有权有势的官儿。
绾字的造字本义。在古代,官员们不是要用绶带佩戴官印嘛,这个“绾”字儿,就是描述用绶带佩戴官印的动作。一个官员,手里拿着根丝带,小心翼翼地把官印系在腰间,这就是身份的象征!
金文时期,绾的形状更像是一个人双手抓着丝带,篆文时期,就变成了左右结构,把双手的形状给省略了。到了隶书和楷书,字形就更加简化,线条也更加流畅。
绾字的本义是系挂、系结,后来含义也丰富了起来。比如在《广韵》里头,它就有“系也”的意思,而在《汉书》里,它又用来描述官员们掌握权力的样子。
文学作品里,这个字儿就更加生动了,比如“绾发”就是把头发系起来,“绾结”就是把东西打个结,还有“绾别离”,那可就是形容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了。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许慎对“绾”字的解释原文是:“惡也,絳也。从糸官聲。一曰綃也。讀若雞卵。烏版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绾”字的本义是“恶绛”,即绛色中较差的一种,属于丝线类(从“糸”部首)。
同时,“绾”字也读作“雞卵”,即鸡蛋,这里指的是它的发音。在古代汉语中,“绾”字也用作“綃”,这可能是指一种质地轻薄的丝织品。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绾”字的解释提到,“绾”字的另一个意思是“綃”,这是一种轻薄的丝织品,并且他指出,由于“綃”字不常用,人们常常用“绾”来代替它。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中,对于“绾”字的解释更正了一点,认为“恶绛也”应理解为“绛色之恶者”,即指一种不太纯正的深红色。这一解释为我们揭示了“绾”字在古代可能与颜色有关联,尤其是与浅绛色或某种特定的色彩质感有所联系。
进一步地,当我们转向《康熙字典》的间接引用时,如《玉篇》中的“贯也,羂也”,以及《广韵》中的“系也”,这些都强调了“绾”字的动作性,即它与“贯穿”、“系结”等动作紧密相关。
读音
“绾”字的读音为wǎn,与“晚”字同音。《广韵》中,对“绾”字的注音为“乌贯切”,不妨试试在输入法中输入它的拼音“wǎn”,这样就能轻松找到并记住它了。实践是记忆的好帮手,动手试一试吧。
含义用法
① 盘绕和系结:绾最直观的含义就是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个结,比如我们梳头时把头发盘起来,或者把绳子打个结,都可以用“绾”来描述。
② 卷起:绾还可以表示卷起的动作,比如“绾起袖子”,就是把袖子卷起来,准备干活或者大干一场的意思。 这个动作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比如要洗碗或者做手工活的时候。
③ 控制或掌握:绾还有控制或者掌握的意思,比如“绾摄”就是掌握、统摄的意思。 这在古文中用得比较多,比如《史记》里提到的“奉阳君专权擅势,蔽欺先王,独擅绾事”,这里的“绾事”就是指掌握大权的意思。
④ 总管或负责人:“绾”还可以指总管或者负责人,比如“绾握”就是掌握的意思。 这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在一个组织或者事件中扮演核心角色,拥有决策权。